陳嘉宏專欄:大罷免是「親共賣國」與「選輸翻桌」的對決
到底是「沒看過這這種賣國立委」會贏,還是「沒看過這種大罷免」佔上風?是決定大罷免最後的結果的關鍵。鄒保祥攝

|即時

陳嘉宏專欄:大罷免是「親共賣國」與「選輸翻桌」的對決

mirror-daily-logo

2025/07/11 06:50:00

攝影:

鄒保祥

選舉操盤者都知道,選舉成敗的關鍵在於議題設定。不過,你會設定議題,對手也會設定議題,誰的議題設定比較成功,比較新穎,比較吸引人關注與討論,誰就比較容易在這場選戰中勝出。
選民常常是在選舉結果揭曉,甚至是事隔多年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次的選舉主軸(主要議題)是「這個」。2008年馬英九的勝選,其實就是他個人的獨腳戲「少康中興」;2012年馬英九成功連任,關鍵在他成功設定了一個經過包裝的「九二共識」;2016年蔡英文勝選的關鍵不在她個人的條件,而是國民黨8年執政的失落與低迷:2020年蔡英文連任對上韓國瑜,主軸其實是中美對抗、香港淪陷,以及台灣社會的反中氛圍。至於最近一次的賴清德勝選,選舉主軸其實是「藍白合」,當藍白確定不能合,選舉勝負已告分曉。
如果要給這次的大罷免投票一個主軸,那會是什麼?長期觀察台灣選舉的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前兩天給了一個很隱諱的答案。小笠原說,台灣民意M型化的格局仍在不斷地強化,雙方均缺乏決定性因素。但如果只提一個因素的話,支持罷免的一方將重點放在「罷免親中派立委」的論點上是較有利的,至於反罷一方則將重點放在「透過罷免手段推翻去年選舉結果是錯誤」的論點上,而能否對對手的論點提出有說服力的反駁也是關鍵。
換句話說,如果這場罷免投票都在討論國民黨有沒有毀憲亂政、集體降中,對罷免方有利。但如果未來兩週都在討論「民進黨怎麼可以透過大罷免推翻選舉結果」這個議題,則是反罷免方最想看到局面。
不能不說,國民黨過去一整年的出格行徑以及幾近毀憲亂政的立法作為,正是大罷免聲勢不斷摧枯拉朽的主因,加上國民黨中央偽造反罷連署書導致上百名黨工遭偵辦起訴,也鞏固了大罷免的正當性。即使到今天,國民黨依舊打算通過普發現金1萬元這種一望即知的違憲立法案「花錢救罷免」,如此行徑一定會深化泛綠支持者對立法院「毀憲亂政」的認知,也繼續為罷免方的投票動機火上加油。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打算放行國土韌性特別預算1千5百億與撥補台電1千億元的預算,其實是想消解外界對國民黨「毀憲亂政」的攻勢。只是,這個宣示來得太晚,支持罷免的人未必領情;加上這作法與泛藍陣營過去一整年的論述截然不同,立刻引來藍營基層反彈,甚至衝擊反罷方的士氣,果不其然朱立倫昨天就立刻攻口了。
一如小笠原所提示的,支持罷免方會希望把議題留在「要不要罷免親中立委」上,反罷方應該突顯的是「不可以選輸翻桌」的這個議題。不過,過去半年來國民黨顯然虛耗了太多時間在立法院的攻防,還讓一大群黨工偽造文書身陷囹圄,卻從未就「罷免是在否定選舉結果(價值)」努力論述。被設定在錯誤的議題戰場裡,才是國民黨面對大罷免左支右絀進退兩難的主因。
不同於選舉,罷免投票是一種負面動員。到底是「親共賣國」主導這場大罷免議題,還是「選輸翻桌」支配大罷免的最後風向,將會是決定大罷免結果的關鍵。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