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
投書:AI革命帶動台灣從晶圓到伺服器的發展

即時

2025/09/29 06:00:00

投書:AI革命帶動台灣從晶圓到伺服器的發展

楊聰榮/新東向產業聯盟理事、中台灣教授協會理事長 在全球人工智慧(AI)的浪潮下,台灣半導體產業被形容為美國AI發展的「軍火商」,因為台灣半導體產業提供了關鍵的硬體支撐,讓美國的AI技術得以迅速突破。根據最新數據,台灣掌握全球超過九成的先進AI晶片製造能力,並承擔近九成AI伺服器的生產任務。美國科技巨頭像Nvidia、Microsoft和OpenAI,都深深依賴台灣的供應鏈。 這樣的結構不僅讓台灣在中美科技競爭中站穩了戰略地位,也凸顯了所謂的「矽盾」效應。然而,這份優勢同時伴隨高風險,尤其在台海局勢緊張與供應鏈脆弱的情況下,台灣如何維持領先,成為必須面對的課題。 台灣的晶片製造業擁有絕對優勢,對美國AI發展的貢獻不容忽視。台積電長期在先進製程上居於全球領導地位,2奈米以下的製程近乎壟斷,承接了Nvidia等高階GPU的生產,成為美國AI計算力的核心來源。再加上鴻海、緯創等大廠負責伺服器組裝,台灣形成了從上游晶圓代工到下游系統整合的完整生態鏈,確實是AI產業的中樞。 特別是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的大規模投資,更讓美國在戰略上獲得保障。對美國而言,這種供應結構的好處是AI產品能快速迭代並推向市場,但風險也很清楚,一旦台灣供應中斷,美國AI的發展將立刻受到重創。台灣在這個產業中不只是單純的供應商,而是支撐美國科技霸權的核心基礎。 然而台灣半導體業的戰略價值也讓它成為地緣政治的焦點,所謂「矽盾」因此變成一把雙刃劍。全球對台灣晶片的高度依賴,在某種程度上確實能嚇阻中國輕易動武,但同時也讓台灣承受龐大的政治壓力。若台海爆發衝突,全球經濟可能面臨超過十兆美元的損失,美國AI的供應鏈更是立即遭殃。 另一方面,美國針對中國的出口管制政策,也讓台灣陷入兩難。晶片近六成出口銷往中國,但在美方要求下,台灣不得不縮減對中銷售,結果在2023年營收出現了超過4%的下滑。矽盾固然是一張籌碼,但若無法妥善運用,它也可能變成沉重的負擔。 除了外部風險,台灣內部也有隱憂。半導體產業近年來面臨嚴重的人力短缺,工程師缺口超過兩萬八千人,再加上台灣長期低出生率,讓人才供應陷入困境。人才結構上的性別失衡更凸顯問題,像台積電高層女性比例不到6%,人才來源過於單一,對產業創新力不利。 此外美國與歐洲推動本土化的晶片政策,例如CHIPS Act和歐洲晶片法案,逐步稀釋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優勢。這些挑戰若不處理,將削弱台灣的長期競爭力。 面對這些風險,台灣必須提前部署未來策略。短期內,台灣在高端製程的領先難以被取代,但隨著美國、南韓、日本加快追趕,競爭格局將逐步改變。台灣未來需要在兩方面同時努力,一方面深化與美國的合作,利用亞利桑那投資確保供應鏈的安全,另一方面則必須開拓歐洲與東南亞市場,降低對中國市場的高度依賴。 尤其在川普政府可能加強「美國製造」與高關稅的政策氛圍下,台灣更需要具備靈活的調整能力。若能善用多元化布局與跨國合作,台灣就有機會從單純的「軍火商」,進一步轉型為全球AI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穩定樞紐」。 總結來說,台灣半導體產業在美國AI發展中的確扮演了軍火商的角色,憑藉技術與產能領先,奠定了全球戰略地位。然而地緣政治風險、供應鏈脆弱與人才短缺正逐漸侵蝕這份優勢。如果台灣想要繼續維持矽盾效應,就必須在教育制度、人才培養與外交策略上同步強化。政府應加強高中職與大專的半導體教育,同時推動女性STEM培訓計畫,讓人才來源更廣。 產業方面則需要吸引外籍人才,並積極設立歐美研發中心,以降低集中風險;企業本身也應改善工作環境,避免人才流失。外交上則要深化美台合作,同時拓展三邊或多邊平台,降低台海危機對供應鏈的衝擊。只要能夠化解這些挑戰,台灣不僅能繼續扮演AI時代的軍火商,更能鞏固自身作為全球科技樞紐的戰略地位。

博通背後客戶都是狠角色 ASIC供應鏈明年更旺

即時

2025/09/25 06:46:00

博通背後客戶都是狠角色 ASIC供應鏈明年更旺

ASIC與GPU之爭逐漸白熱化,博通與各大科技巨頭Meta、Google、OpenAI合作的AI ASIC晶片都有望在2026放量,也讓ASIC商機全面爆發,台廠除了通吃AI商機的台積電外,包含世芯、創意、聯發科都將受惠。

台灣準備好了!人形機器人先驅Agility Robotics:台可成為人形機器人關鍵供應鏈中心

即時

2025/09/24 21:32:00

台灣準備好了!人形機器人先驅Agility Robotics:台可成為人形機器人關鍵供應鏈中心

人形機器人先鋒Agility Robotics共同創辦人Jonathan Hurst表示,台灣在汽車電子、消費性電子、工具機打下的基礎,將讓台灣在人形機器人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而佳能與能率集團比輝達更早「慧眼識英雄」,Hurst則指出,佳能完全符合他們對投資人的想像,「佳能是很棒的合作夥伴」。

美國半導體建廠商機無限好?銳澤總座親吐真心話

即時

2025/09/11 17:03:00

美國半導體建廠商機無限好?銳澤總座親吐真心話

近年半導體業前往美國設廠成為顯學,負責廠務等周邊供應鏈的業者也往往跟隨大客戶的腳步前往美國,美國商機看似美好,但其實挑戰重重,高科技廠房氣體供應系統大廠銳澤總經理周谷樺坦言,要評估沒去的損失和去之後的風險,當地的工作和管理文化也與台灣大不相同。

半導體四大咖SEMICON展開爐邊談話 大聊「造山者」下個篇章 

即時

2025/09/11 06:55:00

半導體四大咖SEMICON展開爐邊談話 大聊「造山者」下個篇章 

SEMICON TAIWAN 2025在10日隆重登場,當天重頭戲正是集結許多半導體重要人物的大師論壇,其中壓軸的爐邊談話更是活動高潮,台灣半導體協會理事長、台積電副共同營運長侯永清、日月光營運長吳田玉、英飛凌執行長Jochen Hanebeck、Tenstorrent執行長Jim Keller一起討論半導體的未來。

輪圈霸主巧新再生鋁打進半導體供應鏈 三年內營收貢獻將達40%

即時

2025/09/09 17:59:00

輪圈霸主巧新再生鋁打進半導體供應鏈 三年內營收貢獻將達40%

全球輪圈生產大廠巧新,不但在台灣、德國設立生產基地,更於歐、美也設有服務及倉儲發貨據點,其再生鋁技術,結合綠電與節能設備下,將成為國際車廠低碳供應鏈,而鋁材循環再利用也為巧新開闢出第二成長曲線,預計三年內,非乘用車鋁圈的營收貢獻度將提升至40%以上。

一顆小粉末恐讓產線停擺!徐秀蘭揭半導體最脆弱環節:未來卡點在這裡

即時

2025/09/08 15:17:00

一顆小粉末恐讓產線停擺!徐秀蘭揭半導體最脆弱環節:未來卡點在這裡

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競爭賽道正在轉變。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在SEMICON Taiwan 展前演講中提出警告,未來決定產業成敗的,可能不再是誰擁有最先進的製程,而是誰能掌握「關鍵材料」。她直言,一個微不足道的化學品、研磨粉或特殊氣體,都可能成為卡住整個產業的「choke point」(卡點)。

供應鏈壓力來了!美逼台積電去中化

即時

2025/09/04 06:47:00

供應鏈壓力來了!美逼台積電去中化

近期傳出台積電2奈米先進製程將全面排除來自中國的設備與材料,同時更讓台灣設備供應商瑟瑟發抖的是,在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管制逐漸加強的情況下,就連中國生意「做很大」的台灣設備供應商都被盯上,最嚴重可能被踢出供應鏈。

要做台積電生意只能中美選邊站?供應商嘆:缺的營收誰補

即時

2025/09/04 06:46:00

要做台積電生意只能中美選邊站?供應商嘆:缺的營收誰補

近期業界傳出台積電正在清查中國市場營收占比較高的供應商,甚至可能影響明年是否入列供應鏈,不過供應鏈業者表示,從公司營運的角度來看,不能為了做台積電生意而被迫選邊站,不然「缺的營收誰來補?」

半導體風向球SEMICON Taiwan來了!業界大咖雲集、17個國家館創紀錄

即時

2025/09/03 17:01:00

半導體風向球SEMICON Taiwan來了!業界大咖雲集、17個國家館創紀錄

SEMICON Taiwan 2025進入最後倒數!當AI晶片需求引爆全球製造產能競逐,半導體產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浪潮。向來被視為全球半導體風向球的SEMICON Taiwan,今年展前報名再創新高。展會將於9月8日起以系列高峰論壇揭開序幕,並於9月10日至12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今年適逢展會30週年,全面升級為「國際半導體週」,吸引來自56個國家、超過1,200家企業、逾4,100攤位參展,17個國家館參與更創下歷史新高。

輝達財報揭曉在即 台積電領軍供應鏈帶頭衝但有這隱憂

即時

2025/08/27 09:53:00

輝達財報揭曉在即 台積電領軍供應鏈帶頭衝但有這隱憂

輝達財報公布在即,台股率先反應,由台積電領軍其供應鏈向上攻,一度衝破24500關卡,不過分析師認為,隱憂在於中國市場是否能持續銷售。

川普關稅將重塑半導體版圖!專家:供應鏈恐掀赴美潮 對台有隱憂

即時

2025/08/07 09:55:00

川普關稅將重塑半導體版圖!專家:供應鏈恐掀赴美潮 對台有隱憂

針對美國前總統川普宣布將對全球晶片課徵100%關稅,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分析指出,此舉凸顯川普急於讓美國半導體產業重返榮耀的目標。她認為,這是在先前的獎勵政策(紅蘿蔔)後,所祭出的「組合拳」,意圖透過懲罰性與鼓勵性的組合策略,促使全球半導體業者將產能落地美國。